版权声明:本文来源 文化与管理(ID: hairong010)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管理智慧立场。如果您认为标注与事实不符,请告知我们,谢谢!
联系我们:商务合作、授权转载、投稿交流,请加微信:tracylty
精彩推荐:在公众号菜单回复关键词“历史、职场、演讲、经典、课程、书单”,即可获得相应文章和推荐。
文 | 厉飞进
编辑 | 敦梦楠 美编 | 李秋杰
导读/ 要想在负面形象扎堆的历代亡国之君里,找出个感动中国的人物,那非明朝崇祯帝朱由检莫属。他作风优良、辛苦工作,每天早起晚睡,兢兢业业。他17年间换以太坊私有链版权了50位CEO,到最后却是公司破产、员工集体跳槽,他也自杀以太坊私有链版权了。导致这样的结局,是员工无德还是老板“作死”?
时间:1644年农历三月十八,阳历4月24日
地点:帝都北京,一环,一家叫大明的企业总部
人物:老板崇祯,秘书承恩
事件:员工集体旷工,老板发飙
1644年4月24日这一天,北京的天气不算糟糕,能见度还算可以。老板崇祯坐在办公室的红木沙发上,望眼欲穿。
他在等什么?等客户?等供应商?等媒体?
不。
他在等他的员工。
可是,到上班的点了,打卡机仍然死一般地平静。
一个人都没有来打卡,他的员工集体旷工了。
旷工不可忍,集体旷工更不可忍!
(有细心的小伙伴查了,1644年4月24日,是星期天,不用上班!错!那时候还没有周末一说。与天天都要早起上朝的官员比起来,我们上班族是多么幸福有木有?)
人事经理何在?!
没有应答。人事经理也旷工了。
崇祯老板彻底怒了!
公司在生死存亡的关头,你们却当了逃兵!
我不是破产的老板,但是却有你们这么一帮破产的员工!(朕非亡国之君,诸臣皆亡国之臣也。)
看着空无一人的办公室,想到竞争对手的恶意收购,强势逼宫,以及公司亏欠的巨额债务,崇祯老板实在想不出如何破解困局,一了百了,上吊自杀了。
破产的老板比比皆是,但公司破产之日,员工集体旷工的,却绝无仅有。诸位看官不禁要问,这个老板,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奇葩?
在说这个老板之前,我们先来说说他的下属。
总是熬不过试用期的高管
大明这家公司,创立于1368年,是地地道道的家族企业,传到老板崇祯的时候,已经传了276年了。家族企业能够屹立不倒,除了董事长的英明领导外,CEO的精心管理也居功至伟。历届老板对CEO都非常倚重,礼遇有加。但在崇祯老板管理之下,他的CEO总是熬不过试用期。
话说崇祯老板接手公司17年,任命了50位CEO,平均每个人的在位时间不足3个月,而且,这50位CEO,个个不是被开除,就是被降职,无一善终。至于CEO以下的高管,更是走马灯一般,“日新月异”。
在崇祯老板的公司里,升职不是喜报,而是丧钟,因为升职意味着离GAME OVER更近了一步。
总是在跳槽的员工
上班的心情比上坟还沉重。在朋友圈,这只是一句调侃。但在崇祯老板的公司里,这却是一句真实的写照。
崇祯老板自己非常敬业,对员工的要求也超高,高到什么程度?用某部门经理陈演的叹息说:在老板面前,每句话都要思前想后,稍微一句说错,能吓得后脊梁都湿凉。
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?于是,崇祯老板几乎骂尽了所有下属,除了那些善于揣摩他心思,曲意逢迎的。再高的薪水,再高的地位,也扛不住天天的提心吊胆,和如影随形的挫败感。于是,崇祯老板的员工,在挫败感的驱使下,在公司业绩严重下滑的困境中,纷纷卷铺盖跳槽。尤其是很多核心的优秀人才,都跳槽去了外资竞争对手那里,调转枪头,对付起老东家。

高管不给力,员工总跳槽,看来大明公司的破产,的确情有可原。不但情有可原,还相当值得同情呢!因为这家公司的老板,身上还拥有N种难能可贵的美德!
总是在加班的老板
据完全统计,中国封建时期一共出现了83家家族企业,共有559位老板。在这559位老板的绩效考核中,崇祯老板的勤勉能力项绝对可以打A+,只有道光等几位老板可以抗衡。
大明公司,提倡以奋斗者为本,而老板崇祯,就是最大的奋斗者,常常回复邮件到凌晨,用两个文绉绉的成语来说就是:宵衣旰食,朝乾夕惕。这绝非过誉,崇祯老板上任17年,兢兢业业17年,没有一天是虚度的。他17岁担任公司董事长,20多岁,头发已白,眼角鱼尾纹。这样敬业的老板,值得一百个ZAN!
总是在控制成本的老板
崇祯老板的成本意识超强,他不断精简冗余,节省开支。大刀阔斧、不遗余力地推动控制成本专项。譬如说,驿站每年要花费30万两白银,太心疼!裁撤!所以很多快递员下岗,其中有一位快递员就叫李自成。
崇祯老板不但要求下属节约,自己也以身作则,穿的制服都是打了补丁的,而且是皇后亲自打的补丁,吃的更是粗茶淡饭。一句话,能怎么省,就怎么省!

总是在虚心纳谏的老板
崇祯老板还是一个非常好学的人,每天再忙也要读书,定期召开国事讨论会,会上总热情鼓励大家积极发言,还特别留意来自民间的声音。只要是有利于公司的意见建议,可不拘一格提出。譬如越级建言国事的陈启新,就被崇祯老板通报全国嘉奖。崇祯老板的虚心纳谏,俨然有成功企业家李世民的风范。
总是在自我批评的老板
一个好的企业,必须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,在反思中前进。而崇祯老板作为九五之尊,经常批评下属,也经常自我批评。他前前后后面对全员,做了六次自我批评(《罪己诏》),言辞之恳切,检讨之深刻,令人动容。
通过上述描述,崇祯老板的轮廓逐渐清晰,啧,绝对是个人民好公仆!
那么,问题来了。这么敬业、这么谦虚的老板,为什么就得罪了所有员工,被员工坑死了呢?
从表面上来看,最直观的原因好像是:员工缺乏责任感与忠诚度。
01
缺乏责任感
崇祯老板开例会的时候,虽然鼓励大家积极建言,但实际上,干部们经常是相顾不发一言,发言也是空话套话满天飞。
大明公司最后一任CEO魏藻德,状元出身,在危难之际走马上任,崇祯老板对他寄予厚望。城破前3天,崇祯问他有何对策,并说:你只要开口,我立刻下旨照办。魏藻德跪在地上,屁股撅得老高,一声不吭。崇祯老板气疯了,一脚踢翻了龙椅。
每遇大事,需要决策的时候,智囊团都不约而同地失言了。公司里的高管,都是如此,魏藻德只是一个缩影。
公司资金链断裂,频临破产的时候,崇祯老板苦苦请求各位高管倾囊捐款,帮助公司度过难关,可是高管们又一次不约而同地统一战线:没钱啊!
崇祯老板希望每位高管至少捐款3万两,可是大家根本拿不出来这么多,连CEO魏藻德也只能拿出500两,还有一些高管,甚至在房子门口挂出“此房急售”的广告,筹钱捐款。最终,崇祯老板只筹到了20万两白银,可是这对于大明公司的资金漏洞来说,无异于杯水车薪。
高管们真的是没钱吗?“钱是我的,公司是你的,拯救公司,为什么要我出钱?”这恐怕才是高管们的心声。
02
缺乏忠诚度
眼看公司不行了,崇祯的高管们纷纷跳槽,公司还没有解散,就提前到竞争对手那里报到去了,公司核心骨干祖大寿、洪承畴、吴三桂等都得到了不错的offer。甚至上面提到的CEO魏藻德,也在公司解散的时候,和竞争对手的高管沟通,想谋一个美差。
崇祯老板破产自杀,在他的葬礼上,往日那些厚禄恩宠的高管们,来祭拜的没几位。甚至庄严的祭奠时刻,还有部门经理周钟,公然喧哗摆造型表达不屑。高管们不是胆小地躲猫猫,就是无耻地忙着补刀。
例如,魏藻德在跳槽的时候,李自成问他,公司破产了,你作为CEO,为什么不殉节?魏藻德却回答说:“我正准备到新公司报到,哪里敢去死?”魏藻德还数落起前任老板崇祯的不是:“我本是书生一个,根本不懂得政事,加上崇祯无道,所以才亡了国。”
那么,大明公司,真的是被员工坑死的吗?
我们先来看看崇祯老板没有看到的两起事件。
01
高管们,真的没钱吗?
李自成攻破北京后,要求高管们捐资,那些在崇祯面前哭穷的“铁公鸡”们,在闯军的酷刑前,纷纷交出了惊人的财富。经过残酷拷掠,李自成军共得银7000多万两!
02
诋毁前东家的下场
CEO魏藻德落井下石,指责崇祯无道,结果竞争对手高管刘宗敏听了大怒说,你从一介书生到状元,不到3年就做了宰相,崇祯哪点对不起你,你竟诋毁他。说罢,命人掌其嘴数十下,终将其斩杀。
不知道崇祯老板看到上述两幕,会作何感想?很可惜,他永远看不到了。
他临死还是认为,诸臣误我!在遗言里还不忘愤愤道:文臣个个可杀!
作为老板的崇祯,何曾去想过,这样缺乏责任感、缺乏忠诚度的员工,是谁造成的呢?
为什么所有的高管都不敢承担责任?
为什么所有的干部能力都不行?
为什么所有的员工都想跳槽?
崇祯老板破产引出的这几个问题,值得每一位管理者反思。
(全文完。与管理智慧总编交朋友,分享你的管理心得,请添加微信:zxwnew)
评论